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向内审视],成年人最高级的生活仪态

文章发布于:2021-11-24 16:59:26



《道德经》有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意思是:人总受外界影响,得不到片刻安宁,就会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好像生了大病一样。

 

人到一定年龄,经过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沉淀,逐渐的懂得,人生这场修行,去掉不适合的,放下求不到的,方能活的顺畅、通达。


向内审视,做减法,是一个成年人最高级的生活姿态。


放下不值得的感情


看过一个禅意小故事。 

 

一个小和尚,在寺院种了两颗栀子花。每到花开,香气满园。

 

有一年,栀子花只开了一半,另一半叶子泛黄就要枯萎。

 

师傅说:“拿把剪刀修剪一下,它就可以被救活。” 

 

小和尚极不情愿,师傅解释道:“开花需要很多营养,多余的枝叶如果不剪掉,花的营养就会被抢夺,最终因缺乏营养而枯萎死掉。” 

 

剪断了多余的枝条,几天后栀子花又次第绽放了。

 

泛黄的叶子,正如生活中那些偏执的感情,剪断了,心有不舍,再继续,却是包袱。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一个“情”字牵引。

 

好的感情,让我们获得幸福,坏的感情,只会让生活平添烦忧。

 

歌唱演员蔡琴曾经与导演杨德昌有过一段“空白”婚姻。

 

这段感情,成了蔡琴的致命伤。

 

起初,两人因为互相欣赏而相恋,蔡琴如其他迷途的少女一样,不顾一切想嫁给他,可是杨德昌是有家庭的。

 

杨德昌很犹豫,万般无奈下,答应蔡琴可以结婚,但是作了一番著名的表白:


“我们应该保持柏拉图式的交流,不让这份感情渗入任何杂质,不能受到任何的亵渎和束缚。因为我们的事业都有待发展,要共同把精力放到工作中去。”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不是真正的爱情,可蔡琴仍心甘情愿,婚后为杨德昌洗手作羹汤,用自己的名气和资金支持他创业。

 

她以为极尽所能的付出,定会赢得想要的真情。

 

可是,终究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其实杨德昌一直绯闻不断,只是蔡琴不愿承认,终于十年后,杨德昌亲口告诉她自己爱上了别人,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蔡琴才如梦方醒。

 

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都不是靠一方用心,就可以维护长远。

 

得不到回应的感情不值得,它影响了我们的心情,牵扯着我们的精力,占用了我们的时间。

 

若不斩断,不释怀,就会一直纠结,苦不堪言。

 

因为不喜欢你的人是石头,你用力捂热了,过一会仍是凉的。

 

一个人的成熟睿智,是从能区分真情假意开始的。


把至死不渝留给珍惜你的人,把自己交给值得的人。


扔掉垃圾社交


生于盛唐时期的王维,在诗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年时期,他又官至丞相。

 

王维位高权重,才华无敌,很多人仰慕他,可谓古代时期的“霸道总裁”。

 

可是,王维却不那么认为。

 

由于官居丞相,门庭访客络绎不绝,无数人争相拜访他,致使王维心情很糟糕。

 

自己看遍繁华后,发觉生活约束太多,人和人之间没有了纯粹的往来,真诚的相交。

 

于是他选择远离喧嚣,隐居竹林密布的辋川,享受一个人清静的生活。

就这个时候,王维感慨写下诗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辋川竹里馆,王维边弹琴边高歌,没有人打扰,只有一轮明月与他作伴,真是简约又清欢。

 

摒弃那些没用的社交,静静的倾听灵魂的声音,内心便达到了极致。

 

周国平曾说:“一个人越有才华,可能他孤独的路程越长,其实这是一个会有丰硕成果的过程,很赚的,实际他是在寻找自己的路,是有自我认知的。”

 

诚然如是。

 

年轻时候,总以自己“朋友遍天下”而自傲,认为自己结交厉害的人越多,自己就越厉害。

 

殊不知,所谓的人脉,是基于互利互惠,风光时,朋友认识了我们,落魄时,我们认识了朋友。

 

有一句话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其实,独处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内心丰盈而强大。

 

正如作家张爱玲的晚年时光。


她穿简单的服饰,吃简便的食品。房间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视,一些书。


如此,孤独简单,却悄悄绽放。


她花十年时间阅读了各种版本的《红楼梦》,把自己隐进“红楼”中,最后写了一本学术论著《红楼梦魇》。


为了躲避记者,她搬了多次家,在给朋友的信中还是说:身外之物丢得还不够彻底。


当一个人,阅人无数之后,便会心中有数。


止损精神内耗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很多时候,让我们身心俱疲的,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我们的精神内耗。” 

 

什么是精神内耗?

 

在心理学中说:“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的时候,人就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长期内耗会让人感觉疲惫。”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广袤的大自然,有平原,也有深谷,有清泉,也有泥沙。

 

红尘凡世,没有人一直顺风顺水,无不是苦乐参半,悲喜自渡。

 

不要,受了点委屈,就自我否定,碰着点难处,就心生绝望。

 

避免精神内耗,要学会释放,不敏感,不执拗,不过度反刍自己,不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

 

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故事。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总认为生活会出现乱子,所以他出门时,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会带上雨具,穿好鞋套和暖大衣。

 

他常活在自己臆想的担忧里,最后也在忧虑中逝去。

 

适当的优思,可以作为前进的动力,但频繁的焦虑,只能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不是处处小心,不是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是接纳自己的平庸,允许自己试错,从拒绝“精神内耗”开始。

 

有个年轻人非常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就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了自己的人生困惑。

 

杨绛先生给他回了信。

 

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的话,还写了一句诚恳而不客气的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是啊,想的太多必然会陷入自我消耗中,负面情绪一多,生活便也一塌糊涂。

 

而想法多是治愈想太多的一剂良药,正如一块地,只有种上庄稼,才不会杂草丛生。

 

人的心田也是,种下了智慧,那么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有人问:什么是成年人该有的生活状态?

 

一个精妙的回答:林语堂先生说过,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捡起,又不断放下的过程。

 

定期清除心中的“杂草”,适时的清零,把结束当成开始。

 

犹如丰子恺在《不宠无惊过一生》中写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走过半生,早已看清一个真相,做人不要太高估自己。

 

执着于没有价值的圈子,沉迷于不值得的感情,都是对生命的最大消耗。

 

因为,内心得不到自由,到头来,一切名利荣辱只不过是镜花水月。

 

愿你,拨开云雾,看清前行的路,放下一切杂念,安定余生。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