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什么是时代“空心病”?如何寻求人生的意义?

文章发布于:2022-05-16 10:33:32

曾经一位来访者说,他经常会做这样的一个梦:“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森林,森林当中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我掉进了湖泊里面,拼命的挣扎和呐喊,但是没有任何回应,我觉得好痛苦。”


这位来访者从小成绩优异,从高中就被诊断为“抑郁症”,现在大学快毕业了他却有了自杀的想法,他说:“我觉得我应该得的是空心病。”


什么是“空心病”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原副主任徐凯文,在2016年11月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或“空心症”。


2016年徐凯文在论坛上关于“空心病”的演讲


具体的描述是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看不到希望,终日重复没有结果,生活迷茫对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它有这么几种主要表现:


1、抑郁

有空心病表现者,大都有抑郁症状表现,所以常常被精神科医师诊断抑郁症。而现在的抑郁发生率高达26.4%,是特别可怕的事情。想想看假设一个班级40个人,其中有超过10个人会到病理性抑郁的程度。实际上,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越是所谓的好学校,这种比例就越高,而且服药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孩子的问题不在生物层面。


2、孤独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认为自己与这个世界与所有人没有任何联系。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并且他们往往也是十分优秀的人,在生活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或者成就,但这种成绩对他们来说就像一种“毒瘾”,他们为了取得成就而努力工作和学习,但是当他们取得成绩后,会发觉自己内心空荡荡,产生一种强烈的无意义感。




3、自我缺失

在这种孤独感的背后,是长期没有解决的自我认同问题,缺少支撑他们生活下去的积极的价值观。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4、外部认同

那么在自我缺失的情况下,孩子只能从别人的肯定当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就拼命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肯定。那怎么能被肯定,就是成为别人希望你成为的人。


5、被评价的恐惧

寻求外部认同久了,每天都在被评价(考试成绩,排名)以后,又会产生对被评价的恐惧。


对孩子来说,从小到大被评价,到处参加考试,一路一直考第一就很爽吗?不是的。你知道比考第一更难的是什么吗?是每次都考第一。


所以每次考出好成绩以后,孩子的恐惧感反而更强了,因为好名次太容易失去。到最后学习就和焦虑,恐惧联系在一起,以致于对学习产生厌恶。我有一个来访者,从小到大考试都第一,正是这种压力,让她初三休学了。



6、自杀倾向 

他们产生自杀的念头并不来源于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痛苦,而是源于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用他们的话讲就是:“我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每天都是行尸走肉,不如早点结束。”


所以他们往往倾向于用不那么痛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比如跳楼、自缢、服药。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往往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很可能之前就有过自杀的行为。


7、自我否定和厌恶

成绩好、人缘好,这些现实的成功并不能够带来自我的肯定,这是为什么呢?在跟他们进一步交流以后,我才知道其实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做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




我们会觉得考第一了,拿国际奥赛金牌了,还没有意义吗?但他们不这么想,他们想的是,我考90分还不够,要考95分,最好100分。


但为了这10分,他们可能要花10倍的时间去做应试的练习。可是他们心里又知道,提高分数这件事本身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提高分数,考上所谓的名校,不得不学,都是功利思想。


在这些逻辑之下,现在青少年的抑郁病史都较长,有的从小学就开始了。而且不仅对生物治疗不敏感或者无效,传统的心理治疗疗效也不佳。


“空心病”成为时代病的原因


空心病”是徐凯文主任对于当下部分年轻人状态的一种形象描述,但实际上“空心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实它从人类拥有文明起就已经存在,之前也有很多哲学家、心理学家给它起了不同的名字。究其本质,“空心病”就是一种因为找不到人生目标、缺乏生活意义感,从而内心产生空虚、迷茫、焦虑的心境状态。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是几天,而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里,都感觉生活浑浑噩噩,没有目标和方向,不知道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能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对于生活缺乏憧憬与动力,内心有幻灭感,那么就可以符合“空心病”的标准。


但我个人认为,把这种情况称为“空心病”也许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误导,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可以通过某种具体的药物或者方式来治疗。但实际上,它不是一种实际的病,而是一种思想上的困境。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有四大终极命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那是每个人都要或多或少面对的内心困境。“空心病”可以被视为对这四大命题处理不良而产生的结果。


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后,生存需要不再是现代人的最大困扰。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A.H.)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


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




当下的年轻人很少经历过父辈的物质匮乏,因此,他们不可能再像父辈那样,将自身价值仅仅局限于满足物质需要。而当他们开始注重精神追求时,对四大命题的思考便无形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文化碰撞激烈,这些带来了大量新的思维、新的生活方式,但也对旧有的思想和生活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青少年时期当一个人无法很好地建立自我认同,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和焦虑冲突,而这正是“空心病”的温床。


如何寻找人生的意义




找寻到生命意义有三个途径:爱(体验某种事物,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和文化或体验另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说去爱某个人)、工作(做有意义的事)、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生命的意义是爱

与人建立关系


1、我们与父母的关系

这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基础的关系,也是我们的第一份关系,这份关系是我们生命的重要意义。它是我们这一生所有关系的根基,也决定和影响着我们的所有关系。


2、我们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也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它是我们与父母关系的投射,同样也是我们生命的意义。很多人在父母身边感受不到爱与接纳,亲密关系就是我们修复的机会。


真正的爱情就是全然的接纳,接纳对方成为他自己,我也自在的做我自己,像两棵树一样,既彼此相系,又各自独立,这样的关系会变成美好的祝福。真爱无价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命的意义。


3、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我们生命的意义中除了与父母的关系、与爱人的关系,也可以有其他人的关系,例如老师、挚友、同学、同事、合作伙伴,甚至宠物等等。这些关系也是我们生命长河中的珍珠,曾经让我们体验到真善美和爱,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做有意义的事情

与事物建立关系


1、兴趣爱好

人不是生下来就有了意义,而是在生活中寻找意义创造意义,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开心快乐,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幸福。生活和意义本来就是一种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结果更加美满。


2、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项事业

有了奋斗的目标,自己投入的心血都是有价值的,通过自己的工作体现出人生的意义。其中事业是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为之所奋斗的,终其一生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它是解决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


生命的意义是在忍受不可避免的

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与信念建立关系




既然生活充满了悲惨因素,那要如何才能保持潜在的意义呢?应对悲惨因素,弗兰克尔认为,人类总是有能力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把悲观转化为积极向上,这是我们人生的信念。


通常对苦难的焦虑让人们只想到短暂性本身,而忽略了之前曾经历的快乐和痛苦,曾经做过的许多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我们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或者信仰。


那一切都不会被否定,也不会被忘却,反而会变成你自己更深的人生领悟和解决磨难的能力,这也是你人生的意义。


记住,在黑暗中,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走到光明的地方。


-END-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