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好文分享丨《心性》亚商学院副院长林俊教授

文章发布于:2019-09-27 03:03:31




佛曰:一切唯心造。如果按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有人会片面认为这是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嘛。现实中确实是物质决定意识,单从盲人摸象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每个盲人摸到大象的部位都是真实的,但他们给出大象形体的判断都是错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是用主观的视觉看世界,而主导主观视觉背后的是人的心性。


何谓心性?心性即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的原生态如无尘的明镜,因为欲念的污染而布满尘埃。心性被染以致妄识(贪嗔痴)如杂草横生,使人心变得假丑恶,使人生充满苦难,故有了儒释道三教的出现以助世人回归真如心性,除一切苦厄。


心性外在体现为道性、德性和悟性三种属性。道性决定格局,德性决定善恶,悟性决定境界,三性直通儒释道,最终以儒释道为皈依。三国演义中曹操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谈到“英雄”的标准:所谓英雄,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上能洞察宇宙之妙,下能吞吐天地之机。这就是天人合一大格局的道性心性。


根据俞昌达先生的观点,心性内在表现为有三种不同心态:知事物态、自知态和无知态。

  1. 知事物态是常人的心理状态。按照佛学《唯识宗》的心理学模型,就是人的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的日常运转。运转的结果是人对事物产生了认知、情感和情绪。人在知事物态状态时把事物对象化,面向对象去认识世界。知事物态让人们有了事物之间的属性差异和对象尺度的认知;

  2. 自知态是圣人的心理状态。自知态的人不以任何事物为思考对象,与物无对,超然物外,超凡脱俗,把自己融入天地万物之间,没有时空概念,没有成见,没有情绪,没有烦恼。一句话,就是跳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外,成就空性自我;

  3. 无知态是人缺乏清晰自我意识时的心态,如睡眠、酒醉、植物人时的心态。自知态和无知态的区别是自知态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而无知态没有。


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分别追求修道、修佛和修身,虽一花三叶,但其共同目标都是使身心由知事物态转换到自知态。只有进入自知态,才能回归原生态的心性,才能看清知事物态, 才能照见五蕴皆空、明心见性。从自知态再回过头来应对知事物态的各种世俗问题,那将是游刃有余、势如破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就是为什么儒家说先明明德后亲民、佛家说先出世后入世和道家说先无为而后无不为的原因。


对于知事物态和自知态,我个人有一些亲身体验。从2002年开始至今,我一直从事管理会计4.0的独创性研究和培训。无论是企业内训还是公开课授课,我经常要面对不同行业学员们课堂上的提问和质疑。我不可能在课前知道学员的背景和问题,也无法在课前做好应对学员们提问的准备(知事物态的准备)。但当我面对学员们提问之前的那一刻,我顿感大脑一片空白(进入了自知态),之后无论学员提什么问题,灵感都会蜂拥而至,让我对答如流,事后自己都觉得这种体验很神奇。管理会计4.0正是经过学员们的无数次拷问而不断得到锤炼与完善。


知事物态与自知态的区别如下图。知事物态把心性之着力方向从内在转为外在,而自知态却把心性之着力方向从外在转为内在,成就脱离知事物态所役的人生智慧。梁漱溟先生说过“要使生命追求智慧,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梁先生的话导出了作为智慧无相的自知态和作为生命实相的知事物态之间的主次关系。凡人通常会把自知态看成是服务于知事物态,这显然是大错特错。


下面我分别总结一下道家、儒家和佛家对自知态的描述。


一、道家对自知态的描述:逍遥而游于无穷


老子曰:“至虚极,守净笃”。道性的心态就是向身心内敛,使心灵回复清净灵明状态,以内念取代外念。达至归根复名天人合一后,才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格局性思考。格局规划好后,才有《易经》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成功有为。可以说,道家是不断做加法,但做加法之前需要做减法回到太极的原点。

道家与佛家的分别可以看作以上一维坐标图。道家提倡不断有为,达至行为目标,而佛家提倡不断放下,达至四大皆空。但两者殊途同归,那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无穷等于负无穷,真是妙不可言。


道家关于心性之学主要有《老子》、《庄子》和道家内丹派的论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这些学说深入了解道家关于心性的论述。


二、儒家对自知态的描述: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孔子这段话可以看到圣人的心态也是从知事物态走向自知态过程。孔子又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在孔子的心目中,自知态的标准就是“仁”。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儒家在《大学》中定义了从知事物态到自知态再回到知事物态的整个过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诚意、正心和修身,才能正确地格物致知,才能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儒家关于心性之学主要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宋明理学家的论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这些学说深入了解儒家关于心性的论述。


三、佛家对自知态的描述:明心见性


《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什么都不想,让心性回归自知态,然后再生其心回到知事物态应对各种世俗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对《金刚经》这句话的理解是“觉住无住,无住而住”,意思是先从当下现实状况跳出来,明心见性,然后带着空性之心再回到现实状况。


《心经》曰:“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心经所指的这些“无”就是自知态,就是禅宗达摩祖师面壁十年图破壁追求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家关于心性之学主要有《金刚经》、《心经》、《唯识宗》等一系列大乘般若佛经的论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这些学说深入了解佛家关于心性的论述。



四、结束语


每次在中山大学MBA班讲授《公司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课程的尾声,我都会出一个上联让学生们对下联,以考察学生们的心性。上联是“天作棋盘心作子谁能下”,有些学生给出下联是“地为琵琶路为弦我能弹”。我说天盖着地,你们的下联没有超越我上联的境界。我的下联是“道为规则德为本悟可行”,这个下联把道性、德性和悟性三性统一起来。


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实相非相,首先回到自知态,明心见性,尔后再以唯对象主义的方法回到知事物态处理现实问题,去格物致知。关于唯对象主义方法,大家可以阅读我微信文章公众号《唯对象主义认识论哲学》文章。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