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孔子为什么不爱说话? | 孔子的人生态度:讷言敏行(上)

文章发布于:2022-01-19 08:46:41






孔子的人生态度

讷言敏行



行动的人哪里有许多话说?


梁钦元老师:今天讲孔子的第三种人生态度——讷言敏行。


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大家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当中都能认同孔子的这个主张。梁漱溟先生提出了一些对这个态度的具体解读。


巧言令色,为什么鲜矣仁?


说得太多——有一个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呢?落于空谈,落于不仁啊。在《论语》的里仁篇里,孔子讲过“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dài)也。”仁者其实不太说话,《论语》颜渊篇:“仁者,其言也讱(rèn)。”


巧言令色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的人恐怕是很难做到仁的。对此,梁漱溟先生的一个解读很容易听得懂:要行动的人哪里有许多话说?有许多话要说的人,他何曾去行?在这一点上,孔子的态度在《论语》里面一再被强调“其言之不怍(zuò),则为之也难。”


梁漱溟先生在讷言敏行的角度上,提出:所谓的不仁者,对很多事情麻木不仁,对很多的东西不在乎、无所谓,视之漠然。这种情况成为一个人的习惯了,这个人落入不仁。


梁漱溟先生说,仁者不太好意思去说好听的话,也不太好意思去说那些谩骂的话,为什么呢?因为说出这种话,他自己心中就觉得不安。听这种话他自己也觉得不安。相反的,可以很轻易的说出很多好听的话,或者说出很多谩骂的话,梁漱溟先生认为这种人的心是死的——他的言辞跟他自己是没有关系的。他只是在说一个套话,一个场面话,照着报纸上抄,照着广播上念,完全不是心口如一的状态。



我们为什么要讲话?


刘丰老师:第三个态度讲的是讷言敏行,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你所有讲出的话是否跟你的内在是一体的?


如果你讲出来的话,只是表层的一种表达,而跟你的内在能量不能真正关联,这时候说出来的话,叫不仁。所有障碍内在关联的表达,是不仁的,这是一个核心的要点。


如果所有的话真的是跟你自己内在有共鸣的,这就是心口、心物合一,讷言敏行指的是这个。


这个行,它也可以包括两部分。一个部分,是在现实中的行为,还有一个,是以你的心指导的现实行为,这叫心行,所以敏行有两层意思。


张口说话一定是对心,一定是用自己内在充满觉知的状态去表达,而不是哗众取宠,也不只是堆砌一些知识的词汇。


梁老师专门讲到讲好听的话或者谩骂的话,给我们每个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警醒。张嘴说的话是什么话?


我们为什么要讲话?如果你讲一大篇东西里,能够呈现出一个跟你内在智慧关联的点,这个是有意义的。如果讲了一番话以后,跟你的内在智慧无法真正关联起来,那就是讲废话了,讲废话,就会消耗,就是不仁。


在现实中讲话,如果不在觉知状态的时候,就会出现多言。


孔子这一生,周游列国,他到处在讲,包括后来给弟子们讲课、授课,他讲的这些东西没有一件事情不跟他的生命方向是关联的。


他在恢复周礼,唤醒生命的觉醒,所谓恢复周礼,唤醒生命的觉醒是跟每一个生命内在的智慧相关联的。


人只有和自己内在的高维智慧是一体的状态下,他说出来的话才有能量,否则的话只是去传播知识,直接讲知识的时候,这些话形成的是所知障。


从三维看讷言敏行,讷言就是不讲废话,代表了说话的最高境界。敏行就是直接在自己的行为中呈现智慧的状态。


你没有觉醒的时候,说话谨慎是对你自己最大的护持,如果你觉醒了,你说的所有的话,都跟生命的觉醒是相关联的。





多言离开当下


梁钦元老师:梁漱溟先生除了讲到避免空谈,他还讲:话说得太多了,就容易离开当下,就成了一种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是假大空的。


《论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你说的很好,但是没做到。在这种情况下,梁漱溟先生就说:说的高说的远说的过,就离开了这里,离开了当下,停留在符号的层面,语言成为一个头脑当中的东西,飘来飘去。


孔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不爱说话,只是实地的做事情。


如果我们都是坐而论道,就容易把生活打成两段。你说什么,想一套做一套,那生活完全是两极的。孔子反对多言,提倡讷言,就是避免空谈,反对离开当下。



讲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刘丰老师:在这里讲到多言离开当下。如果你是顾左右而言他,只是在讲过去、讲未来、讲所谓的知识层面的东西,那肯定跟当下是无法直接关联的。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如果你的言跟你的行不能直接对应的话,那这个时候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会陷在这个层次里边。


如果每一次表达是在跟自己讲,是让自己真正地领悟的话,你就找到了言的方向。为什么说讲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当你把自己讲明白了,这就是修养自己、教育自己,如果你讲的东西是想让别人明白,就是妄想,带着这种妄想,多言就会出问题。


当你通过语言这个机缘让自己明白,这样的言就是讷言,它是从内的,是跟自己的心行和现实的行高度一致的。


我们常说谨言慎行,也就是自己说什么很重要。如果你说的话,跟你的内在不能完全合一的时候,就会产生障碍,这个障碍是障碍自己,跟障碍别人没关系。当你自己被障碍的时候,你就会投影出被障碍的人。如果你自己通达的时候,就会投影出通达的生命。





我对生活如此认真


梁钦元老师:刘丰老师的讲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慌乱以后就会口不择言、慌不择路,这是完全靠一种本能不走心不走脑的反映。这很容易出问题。


梁漱溟先生认为讷言就是力行近乎仁——谨言慎行。


包括我自己在内,有的时候一件事儿还没做完,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拖一下这个事儿,待会儿再说吧,明天再说吧。这种敷衍拖延的态度本质上是什么呢?就是思维驰骋千万里,行为早已瘫痪了。就是想到这个事儿感到发怵、害怕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因素,反正就是不去做,这样一来就言行分离了,就是:说到却没做到。


本来言行是一体的,心和身是一体的。处于一种拖延的状态的时候,就是心是悬空而不落实。也就是——心是不安的,你的作业比如说6月1号交,你觉得还差几天呢,但其实你的心已经是不安的,你自己知道。就是没有到那个deadline,到了那一天你就哭,你在糊弄自个儿,这种情况下你自己的状态也很不好,心是不安的是不仁的。


梁漱溟先生说:我对生活如此认真,以至于我的生活是一个整个儿的。怎么是整个儿的呢?不允许思想在此、行为在彼,这种生活是过不来的,不仅仅是过不来,是一天也过不来。他自己对生活的要求是如此认真。


王阳明先生讲:“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是浑然一体的。不能分裂。阳明又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你的行为,要为善去恶。



知行合一的层次


刘丰老师:王阳明特别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实际有三个不同的境界。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一个没有觉醒的生命,他的行叫作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他会在现实中忙碌的面对每一个人、事、物。当他不了解生命意义的时候,他的知和行,可能靠欲望的牵引可以合一在当下。


但是每天都在消耗生命的能量,会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来提醒我们,而且每天都容易陷入不同层次的纠结。也许这个纠结当下呈现不了,这个冲突跟障碍当下看不到,我们可以用知识和经验来面对很多当下的困境。


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不断地放大,从别人身上的问题转换到自己身边人的问题。从身边人的问题转化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自己身上的问题从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实面对的人生。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如果不颠覆自己内在的认知去化解的话,那这个问题会持续放大。总有一天某一件事情会让人突然明白,这些事情的背后都不是我们看到的表象。这时候进入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状态。这就到觉醒生命的阶段了。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个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经过的过程。当他经历这个过程以后,再回到现实的时候,他进入了第三个境界叫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他能读懂现实中所有的事情给予生命的启迪,这个时候他进入知行合一发的状态,这种知行合一的每一个行都对自己的生命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儒学的核心本质


刘丰老师:梁漱溟先生在当年决定要出家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现实中这些人和事的“无意义”。他在这个境界里,再看到人生的苦难,发现人生的苦难跟自己是有关联的。


所以他再次回到现实之中,全然的进入知行合一的境界,他才能够读懂,才能真正理解,先哲智慧和他生命的每一个当下面对的时空能量跟自己的这种关联,他会把知和行关联起来。


一个真正觉悟的生命,他进入合一状态,会读懂每一个当下的生命课题。


做题要求的就是知行合一。如果你做题的时候还是拿着标准答案,直接去抄答案的话,那做题跟你自己的觉醒没有关系。


真正的知行合一就是自己去做,所以这个层面梁老师把讷言敏行扩展到更大的时空范围里边,就是所有的行跟自己内在能够真正的高度合一,而这种合一,建立在一个觉醒的生命的前提下。


所以,儒学思想里形而上的部分是让生命觉醒,我们是否能够读懂伏羲一直传承到现在的本质是生命的觉醒,是灵魂的提升,如果没有读懂这个核心本质的时候,我们可能在很多方面会迷失。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