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西方人是如何看待棉花的?

文章发布于:2021-03-28 10:16:55



2015年,代表美国史学界最高奖的班克罗夫特奖颁给了一本名为《棉花帝国》的书。


这一年,《棉花帝国》拿奖拿到手软,而这一奖项是所获荣誉规格最高的一个。


但这并不是一本单讲美国史的书籍,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点明了它的属性:


迷人而深刻……全球史就应该这么写。


迷人之处在于,作者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斯文·贝克特以棉花为源头,为大众织就了一匹跨度400年的全球资本主义发展史。





贝克特曾亲身走遍与棉花相关的每一片大陆,他在书中写道:“棉花作物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将整个世界整合在一起。


然而,在2019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他认为:“目前,棉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远没有1850年那么重要。”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大概会觉得贝克特的这个判断下得有点早了。



欧洲贸易商


11世纪的棉花人畜无害。


它是亚洲、美洲地区居民常见的制衣原料,但在欧洲却是一种传说。他们认为棉花就是一头长在树上的“绵羊”,据说一到夜里还会低头饮水。



圣雄甘地曾就此嘲笑过欧洲人:当印度给欧洲供应棉花时,欧洲人自己“还沉浸在野蛮、无知和粗野之中”。


其实不止棉花,当时的欧洲一切都很匮乏。甘地或许没有考虑过,正是这种匮乏,促使着这群野蛮人一茬又一茬地涌入大西洋,他们九死一生,一路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叩开了印度的大门;另一路踩上了美洲的土地。


他们和印度开展贸易,把棉花和棉纺织品从亚洲贩卖到欧洲,赚取资本,当时的欧洲,从窗帘到坐垫,全都被“印度货”占满。


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例,早在1621年,公司进口了约5万件棉纺织品,40年后,这个数字涨了五倍。



与此同时,有一些商人则拿着这些东西到非洲购买黑人奴隶,然后再送往美洲,为新开辟的种植园输送劳动力。


自此,欧洲人拥有了两样法宝:来自亚洲的棉花,以及可以种植棉花的美洲土地。


这段历程虽然跨越了百年,但只是打造棉花帝国的第一步,下一幕,轮到了英国的制造商上台表演。



英国制造商


1789年,103名英国棉织品制造商向财政部提出请愿书:


当出现国内不能消费的剩余产品时,为了使得机器不至于闲置,在海外更大规模地销售这些产品成为当务之急。


这份请愿书透露了两个信息:


其一,英国国内对棉织品已经供大于求;


其二,英国国内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来生产棉织品。


这背后,是一个“励志故事”。


刚才我们提到,大量“印度货”随着远洋贸易来到欧洲,填饱了“饥肠辘辘”的欧洲人,贸易商也因此赚取了极大的利润。与此同时,这些“印度货”还意外地为他们提供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契机。


欧洲的制造商疯狂搜集和分享关于印度生产技术的知识,许多相关的攻略如《班加罗尔纺织品加工及当地人丝、棉染色流程记录》《给棉纱或布料快速染上牢固的土耳其红,又称亚德里安堡红的真正的东方流程》在业内广为流传。


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英国生产方通过“剽窃”印度技术,已经攻克了大部分质量难关,独独只剩下一个“卡脖子”的领域:劳动力成本。


在当时,一名英国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印度织工的六倍。


后面的故事,历史课本已经告诉了我们。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兴起,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出现,到了1786年,整个英国已经有了两万架珍妮纺纱机。


30年后,英国工人的生产力提高了370倍,劳动力成本已经远低于印度。


在英国完成了对印度货的“进口替代”以后,他们又重新瞄向了海外。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棉织品的倾销商。



在欧洲人的棉花武器扫射下,孟加拉达卡城,这个曾经因棉纺织业而繁荣的城市,逐渐成为废墟。一位批评东印度公司的人士指出,英国的政策目标就是要将印度变为原棉的出口国、棉纺织品的进口国。


然而此时,向世界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棉的,也不只是印度。



美国种植园主


1785年,作为棉花进出口中心的英国利物浦扣押了一艘来自美国的商船。


指控罪名:走私棉花。


海关官员知道,全球的棉花供应地只有印度、西印度群岛、巴西、奥斯曼帝国,北美不在其列。


然而,10年后,当美国棉花再次来到利物浦,这一次它们没有被扣留。


随后的70年里,美国的南部各州已经成了棉花的王国,而生产这些“白色黄金”的种植园主,成了棉花帝国里的重要话事人。



到19世纪50年代末,美国棉花产量占英国8亿磅棉花消费量的77%,占法国1.92亿磅棉花消费量中的90%,占德意志关税同盟1.15亿磅中的60%,以及占俄国1.02亿磅中的92%。


一位德国经济学家指出:


对世界来说,美国北方或西方的消失不如南方的毁灭那么重要……他们掌握着“控制现代文明命运的杠杆”。


此话一语中的。1860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种植园主们迎来灭顶之灾。


1862年初,英国从美国进口的棉花量同比下降了96%,工厂开始每周关闭几天,最后甚至完全关闭;在法国,美国棉花的进口量从1860年的60多万包减少到1863年的4169包。


直到1877年,美国人才重返棉花供应的历史舞台,只是主角已不再是昔日的种植园主了。



工人和奴隶


棉花帝国中耀眼的部分,是由远洋贸易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工厂的制造商、美国的种植园主们缔造的。正是依靠他们数百年来前赴后继地为贪婪而奋斗,棉花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商品。


而这一切也同步对应着这个帝国最阴暗的部分:被贩卖到美洲的非洲奴隶,数百万不知名的工人,被强行驱逐而离开家园的土著印第安人,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苦棉农。



种植园主的奴隶,最早是由远洋贸易商用棉布在非洲换来的。而美国种植园主们日益扩大的棉花种植,是以赶走当地土著印第安人为代价的。


而扩建土地本身又带来了黑奴贸易的激增。


在1783年至1808年禁止国际奴隶贸易期间,贸易商大约进口了17万名奴隶到美国,这是1619年以来进口到北美的所有奴隶的三分之一。


奴隶们的日子无疑是悲惨的。


一位逃亡奴隶这样形容自己与棉花的关系:当英国的“棉价”上涨时,奴隶们身上的鞭子将抽打得更多更疼。


而奴隶们用生命的代价种植出的棉花,经由远洋来到欧洲时,将被另一批可怜人的血汗浸染——工厂的工人,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童工。


这些孩子年纪大都不足10岁,却进行着高强度的劳作,一天至少工作12小时。


一旦出错,轻则被殴打,打到头手酸痛,重则被惩罚,要在脖子上挂16磅或20磅的铁圈,在工厂里上下走动。



就是这令现代人难以忍受的惨景,《爱丁堡评论》却在1835年宣称,工厂“一直是儿童们最好的学校”“纺纱厂使得孩子们远离了危险的道路”。


同样的话术,《美国棉花种植者》在1853年也这样形容过黑奴:


迄今为止,美国的奴隶劳工给世界带来了,而且仍在带来难以估量的福祉。如果这种福祉想要持续下去,奴隶劳动也必须继续下去,因为说什么用自由劳动力为世界供应棉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棉花从来不曾由自愿劳动力耕作成功过。


然而,一直以来,在工厂工作从来都不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半强迫式的征召,甚至带有自上而下强迫的意味。


圈地运动令农民失去土地失去生计,而启动一家工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吸引足够数量的工人,两者一起配合。最后,人们被驱赶着,被驱赶着,走入工厂地狱。


但最悲惨的或许是,即便是在史料丰富的《棉花帝国》中,关于他们的篇幅也并不多,作者贝克特也感叹:这些人进入历史书籍的篇幅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服装巨头和零售商


最后,我们聊一聊现在。


1963年,西方世界对棉花帝国的统治宣布终结。


棉花帝国的中心则回归到了它的故乡——亚洲。


书中提到,今天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服装中,大约98%是在美国之外生产的。仅中国就为美国提供了40%的服装,其次是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洪都拉斯、柬埔寨、墨西哥、印度、萨尔瓦多和巴基斯坦。



但欧美人或许只是退居幕后。


棉花帝国里,兴起了一种新的商人。


他们不需要远渡重洋来打包棉花,也不会跑到工厂里强迫工人加紧生产,更不会在种植园里指指点点,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服装生意或零售生意。


他们会找最便宜的供应商采购棉花、纱线、布料,找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厂生产服装,再加以品牌包装,然后集中精力开发销售这些商品的渠道。


他们拥有着比过去更大的消费者市场和劳动力储备,享受着全球化分工下最大的利润分成。


他们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阿迪达斯、耐克、H&M、GAP、沃尔玛、家乐福等等。


奇怪的是,他们自己明明与祖辈是如此不同,但又似乎天然地觉得,其他人,又会和他们的祖辈一样。


然而,那只是他们版本的《棉花帝国》罢了。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